浮生若梦
——《李太白全集》
旅行的意义就是把常年的时间累积成不同的纪念品,回忆的意义就是把这些每一道短暂的光阴收集在记事本里,偶尔拿出来给自己翻看。浓郁,像化不开的重墨却充满华丽丽的背景。每次说好的旅行总会不期而至,合我中意的任由其指引的机遇玄妙。渐渐开始的总是从云上掠过的流连。
梦•花期
以为一些地方都是了解的,早就熟知的。我不好的习惯又是在归来之后才翻看关于经过的风景之中详尽的原来如此。这样也好,牢记的就会是从没停歇的意象。江南的精致,在看过苏州旖旎、水墨西湖后,忘不了的竟然是一座桥。有关于所谓江南精致得淋漓尽致,隐藏在城隍庙里面,沉默在豫园面前,四季在其周围轮番绘画。冬日,本应是四季中最浅淡的季节,种种白茫茫的印象不由自主地就直接闯入。事实上,最好的日子却是在这个季节,因为有灯会的存在。热热闹闹的喧嚣,在这个时候这座桥上来得正好。九曲桥真的很短,我却走了很长时间。且不说接踵的人群,桥两边别出心裁的用花灯扎起的“四季”就让人喜上心头。 春夏秋冬,巧妙的是不变的地方却展现出四幅四季图,俨然一大家子的和满快乐。风筝、牧童,水车、荷花,金穗、南瓜,对联、爆竹,一个季节总有那么几个意象明确无误的跳出来,粗拙的线条却惟妙惟肖,占满整个荷花池的花灯围绕着九曲桥,印衬两边的飞檐翘角、红色横梁。让人忘记了这个具有“奇特智慧”的城市里布满的寂寞、忧伤与隔离,还有市井,永远可以把时间节奏抛在脑后的是关于历史的记忆缺口。越靠近豫园,人群越稀松,得以有机会细细读读石碑上的清冷文字。豫园门口的这条路,今天仅仅来的只是过客,那彼岸的热闹仿佛与这里无关一样。真正历史的归静,才让人恍然大悟所谓流华的短暂。不过,这些都是可以忘记的,金色光芒到处流淌却不觉得过溢,今夜与习惯统统无关,纯粹喜乐!
梦•钟声
一群小孩站在张继失志醉酒的雕塑旁,朗朗读着“夜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处,让人记住的不只是他一个人,我寻到这里是因为寒山、拾得二人的问答:“寒山问拾得,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句句隐忍,看似自嘲,我读来却是张狂放浪、潇洒快乐。原来并非做的是,天生佛陀。未近寒山寺,却早已瞧见最高处的宝塔,一如其他寺庙。只是钟声似远,却如在耳边余音轰条,让人精神随之一振,加快步伐靠近钟声来处。踏进寺庙大门,钟声却仿佛融入了浓浓缭绕的香火之中,纷纷杂乱,也沾染了些尘俗之气,变化的是敲钟人,不变的是钟声宏亮如旧、空灵依然。注满温度的阳光、红耀耀的祈福带、黄澄澄的大宫灯,与近处的大雄宝殿、炉台铜鼎,远处的普明宝塔、寒拾殿倒也相映成趣。只是心里原也知道的,与寒山、拾得隐逸之处却相去甚远。见佛即拜,却被拦住。原来在这佛像后面,供奉的却不是南海观音——一幅寒山、拾得画像。只见二人憨态可掬、喜乐十足,一个谈笑风生、一个微笑侧听,和谐愉悦、大智若愚通过爽利细腻的线条活灵活现。暗吟画中题词“我若欢颜少烦恼,世间烦恼变欢颜。为人烦恼终无济,大道还生欢喜间。国能欢喜君臣合,欢喜庭中父子联。手足多欢荆树茂,夫妻能喜琴瑟贤。主宾何在堪无喜,上下情欢分愈严。”顿时明了,为何要结伴而拜,与家人来拜,与朋友来拜,都是对寒山拾得“和合精神”的崇仰。再回头看来时的烟雾朦胧,这些喜庆活泼才是“疯狂之士”寒山子,不知姓氏不知来历却传世千年的怡然自得。寺北,正对雄峻的金黄照壁,横跨枫江的江村桥上,又想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泊钟声到客船”的诗句,冬日里却非常快乐的和煦徜徉在小城里,尽管那时张继停驻的古桥已无踪影,却境意犹在、风格永存!
梦•粼粼
去鼋头渚,大抵是为了看看范蠡西施“同泛五湖而去”的地方。传说也好,虽说满满希望,却仍觉得不真实的总是故事。“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以前一直以为是因为源头,船在太湖上远远瞧见,才发现果真是像一只龟,昂首卧在湖中。所谓泛舟,原来也只是自己的未来时的烂漫想法。波光粼粼,回来再看照片,仍觉得刺眼得很。这就是太湖的印象。阳光投射在宽广的湖面,印射的不是一点点光线,而是占满肉眼所及的半个湖面的耀眼。总喜欢看一个地方的日出,当人站在太湖的船上的时候,还是夹杂着雾气的水波,却也仍然充满了明珠般荡漾。慢慢的,温温热,迎着阳光,却视线有点模糊,看不清楚船行的路。另一半风景里的水平线却只是微微泛红,和着蓝得浅清的天、与时不争的岛屿连连。当可见岛上的枯枝挂着一串串火红的灯笼时,匆匆一瞥给朋友说“好美”,就将来时的波浪轻描淡写了,将如浪花一样泛起的孤独在初时就停住了。这一大片的湖水,也没承着似水流的“五湖闻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一些故事开始在耳边转绕,为爱而弃不顾的深秋寒冬被吸入粼粼波浪中,剩下的沉默地在旁边束手,不再留住。突兀的石碓,要觅得好景并非易事。我相信了,最美好的太湖是近黄昏的夕照。只有在那个时候太阳才不再如此强大于太湖的每个地方,最好的仅仅是一点点桔色的流彩,安静以外的所有东西全沉入湖底,湖面的镜子再也照不出喧闹的时候,就是充满宁静的极尽斑斓辉煌的太湖夕照。这时的树枝、岛屿、乱石,被剪成黑暗暗的侧影,与常年总卧的神龟做伴,一起静静听微风缓缓踱步的声音,听窸窸簌簌的树叶与如琴音的涛声交响。泛舟而去,原来是在这个时候!
梦•断桥
来西湖的时间,不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六月中,也肯定不能见着冬雪中树影横斜的红梅。谁会想到,西子湖在这个不是最好时机的季节,却下着小雨等着几乎全是的过客,让每个人带回去不同的西湖梦,心里装着不同的西湖妆容。“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好多关于千年的缠绵,却都是四季的等待,我眼前的西湖,却迟迟展不开双眸。于我,不该的心情是兴奋大于一切,虽说走在踏踏实实的苏堤上,却仍然觉得西子湖的遥远,一如烟雨濛濛的真得看不清楚的不可捉摸,一如从小时候就念叨的断桥相逢的不真实。如果兴奋,就继续放纵神经吧。在萧瑟寒冷的西湖边上,我撑着伞,心里却溢满了快乐。伸手接着淅淅沥沥的雨滴,如果你说这是西子泪,我却不相信。断桥绢伞,一湖烟雨,又如何,在我眼里相得益彰。轻巧的步声,仔细聆听,她给我诉说的却非千年,清丽的水墨画也只有撒满一地的嫣然渲染。堤上,渐渐袭来,不早不晚,立在那儿的苏、白两堤,永远都会提醒着存在的绕不过去的过去。“浓妆淡抹总相宜”,苏轼把自己永远留下在这里;“花满苏堤柳满烟”,陆游在这里放下了沉重烦忧;“绿杨荫里白沙堤”,白居易骑着马从乱花浅草中穿过,意气风发。苏堤春晓的柳媚花娇、红翠间错,在这个季节只是深墨枯黄,可只看着沿途古朴的六座单孔石桥的桥名,便也知了湖山胜景的万种风情: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和跨虹。手慢慢滑过每座石桥,凭栏处,低头观水、远眺山黛,雨潇潇,玉盘似的湖上溅起大大小小的水花。西湖的诸多桥梁中名气最大的是断桥,可苏堤上的六桥却是印入我心底。雨停的路,整个西湖更加古意浓浓,向被雨打湿了的湖水、清风、冬季、传说挥手,今昔一别等待再相见!
作者单位:枝江市人民法院